天下网农 | 卖山药卖到“葛优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他曾是从业十几年的资深老农资,后转型种植山药,他卖山药的状况从在市场“跑断腿”升级到在家里“葛优躺”。2015年底运用一亩田,销路很快打开,高峰期每月走货300吨,他的山药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20亩、到2016年的70亩,一直扩大到今年的200亩。

他叫陈亮,有诸多头衔,安国市奇亮麻山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一河北安国人,一亩田钻石会员,一亩田全国合作社500强推动计划北京集训营第一期学员。
1
16年老农资转行种山药
今年6月河北安国的夏播时节,本应是农资人最忙碌的时候,却格外冷清。农产品价格低廉,当地农民的种植意愿不明朗,影响了农资备货和销售,冲击着本就低迷的农资市场。
作为一名从2001年就开始入行、至今已有十几年经验的老农资,陈亮对农资的感情不可谓不深,但也对行业日渐疲软的状况深有体会,“农民种植意愿不强,而且赊销之风比较严重,每年要账都不好要。”陈亮很早就嗅到农资疲软的征兆。
今年陈亮忍痛彻底停止了农资生意,全心全意投入农业合作社,从事山药种植销售。“今年4月份,种了200亩山药,9月底、10月份就可以丰收。”陈亮表示,“长势还可以,一亩地能收四五千斤,今年行情也好一点,发货价近一块五到两块一斤 。麻山药涨了一倍多,好的涨到4快多一斤”。对于今年的收获,陈亮信心十足。
2
卖山药从“跑断腿”到“葛优躺” 这款APP帮了大忙
河北安国是山药主产区之一,是全国怀山药第三大种植地。山药的收获靠刨,但这并不是一个能称为轻松优雅的劳作,每年白露刚过,保定安国的麻山药就该刨了,但是要“掘地三尺”才能把一根麻山药挖出来,强劳力一天只能刨个5、6十米。在山药被刨出来之后,主要的问题就是销路。在没有电商之前,这个工作也并不好做,早在2010年开始,在他对农资市场前景的判断下,就开始了山药种植,“当时只种了10亩、20亩,主要是担心销不出去。每天四点钱多就要起来跑市场,一直要待到下午五六点,即便如此,也可能颗粒无收。”陈亮回忆彼时的辛苦。

而在用上一亩田APP之后,陈亮卖山药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用了一亩田,基本上没跑过市场了,每天呆在家里靠在椅子上,看看行情动态、刷新价格信息,就可以把山药卖出去,根本不用愁”。陈亮卖山药的生活,可谓从“跑断腿”转变成了“葛优躺”。山药价格每年变动较大,但与散户相比,种植“大户”情况要好很多。受益于一亩田打开的销路,陈亮的山药种植面积也一直在扩大,从2015年的20亩、到2016年的70亩,一直扩大到今年的200亩。销路如果顺利,陈亮明年准备将山药扩种到300到500亩。毋庸讳言,在陈亮的山药解决销路问题之后,增收致富已指日可待。
“
电商让农产品销路不再一筹莫展。
”
3
当他在卖山药时他在想什么
在播种时节就已基本看到了收获,这是陈亮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不得不感谢互联网带来的机会。然而,陈亮心里十分清楚,电商只是提供一个扩大销路的平台,买卖要做好仍需用心和诚信,需要勇敢尝试。
对于来自一亩田的询价电话,陈亮都会一一耐心解答。他在2015年11月了解到一亩田,后来下载并发布供应之后,销路很快快打,一个月时间就积累了3个固定客户。陈亮的山药以前只供本地,而今销售到山东、安徽、湖北的5、6家高档酒店和超市,并保持了较稳定的供货关系。其中,山东的某餐饮酒店集团,2016年2月份,他刚注册一亩田不久,就联系到他,3月份他亲自送了一趟货,对方就确定采购,之后每个月7吨到10吨的供货,一直比较稳定。而在高峰期,陈亮的业绩更好,“今年春节的时候,最多时候供了8家超市,一个月走300吨。”陈亮掩饰不住兴奋的说。
陈亮说,自己种的山药竞争力一靠价格二靠品质。“一是价格合理。第二就是品质,合作社对山药种植、生产有严格要求,种植过程中严禁高毒农药。发货时,给客户做好质量把关,尽可能让客户降低损耗,对于偶尔摔断等损耗,会及时补发,补上损耗。”
陈亮成功的另一原因是敢于尝试,“很多人很早就了解一亩田,但是没敢用,我二话没说就交了诚信保证金,后来注册钻石会员。”陈亮同时积极参加一亩田组织的农业产业链峰会,“除了一两场没到之外,几乎每场都到,寻找机会,开开眼界,看看同行都在种什么”陈亮表示。为满足采购商全年采购需求、延长销售周期,错开山药的收货高峰期,陈亮今年还建成共80平米的两个冷库,可存货18万到20万斤。
不难看出,尊重市场规律,理性种植经营,不好大喜功,敢于尝试新手段,诚信经营等禀赋都是陈亮获得成功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赋予了农民身份转型的机会,像陈亮这样的一批尊重市场、勇敢拥抱互联网、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新农人,正在一亩田等电商的帮助下,悄然转型和崛起。
一
亩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