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杂谷90:抗病害、高产的谷子新品种

2025-04-13 06:05:31 发布

中杂谷90,一个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谷子新品种,以其出色的抗病害能力和高产潜力,正在成为农业种植的新宠。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杂交优势,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和营养价值。

中杂谷90的生育期为122天,属于中熟品种。它不仅能够抵抗烯禾啶除草剂,减少田间杂草的竞争,还拥有绿色的幼苗叶鞘和半上冲的幼苗叶姿,单秆生长,黄色花药和较短的绿色刚毛。平均株高达到129.20厘米,穗长25.90厘米,穗纺锤形,密度中等,单穗重28.20克,穗粒重22.10克,千粒重3.03克。籽粒为黄色,小米中等黄色,胚乳粳型,粗蛋白含量11.07%,粗脂肪含量3.56%,总淀粉含量80.25%,支链淀粉含量76.16%,赖氨酸含量0.22%。

在抗病性方面,中杂谷90表现出高抗谷瘟病、谷锈病和白发病的能力,同时还能抵抗玉米螟的侵害。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401.2千克,比对照张杂谷13增产8.77%;第2生长周期亩产408.3千克,比对照张杂谷13增产10.39%。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华北地区夏播时间为6月10日至7月5日,东北和西北地区春播时间为4月20日至5月20日,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方式。播种前亩施二铵20~30千克做底肥,亩播量根据种子说明书和土壤类型、墒情确定。华北夏谷区亩定苗4万株左右,东北和西北春谷区亩定苗3万株左右,旱薄地适当减小密度。苗期喷施烯禾啶除草剂进行田间除草,孕穗抽穗期是需水需肥的关键期,如果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并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苗期防治粟叶甲和粟茎跳甲等害虫,拔节后至灌浆中期,防治褐条病及其他病害。

中杂谷90适宜在东北生态区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地区春播,西北生态区山西和陕西地区春播,华北生态区河北、山东和北京地区夏播种植。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倒伏等造成减产。这个品种以其高产、抗病和易于管理的特点,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种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