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泰国笋壳鱼:淡水养殖的宝藏

2025-05-20 06:45:24 发布

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中,有一种鱼类以其肉质细嫩、刺少和味道鲜美而闻名,它就是泰国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尖塘鳢。原产于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笋壳鱼不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出口淡水鱼品种,更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港澳地区餐桌上的常客。广东和上海的水产市场上,这种鱼的批发价每千克高达150-160元,国内每年进口量超过5000吨。

笋壳鱼体型略偏长且粗壮,前段圆柱形,后部稍扁。它们的吻短而钝,头宽大而扁平,眼小而高,位于头背最高处。体色黄褐色,会随生活环境变化,体侧有5-6个纵向深褐色大斑块,腹部淡黄色,鳍上常有纵向的深褐色条纹或深褐色小斑点。

这种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库、池塘底部的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洞穴及杂物中。游泳能力不强,不能快速和长距离游动。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喜藏进泥里。适温范围15-35°C,最适温度25-30°C,10°C以下大量死亡。可适应pH值为5的酸性水体及15‰的咸淡水。

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但生性并不凶猛。食物组成随不同的生长阶段而不同,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1.5厘米以上的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和虾苗。在东南亚,笋壳鱼当年的鱼苗经养殖可长至体长15-20厘米,体重50-100克;第二年养殖可达30厘米以上,体重400-700克。一般100克以下的笋壳鱼生长较慢,100克以上生长逐渐加快,100克的鱼种养殖一年有的体重可达900克。

泰国笋壳鱼的养殖方式多样,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其中工厂化养殖的成活率较为有把握。这种鱼类不仅因其美味而受到欢迎,更因其经济效益高而在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我国南方、西南及华东地区极具养殖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