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种“两优3325”:丰收的希望,抗病的先锋
在安徽的稻田里,一种名为“两优3325”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农民的目光。这款由安徽金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种的中籼两系杂交稻,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
“两优3325”的平均株高达到124.4厘米,穗长26.3厘米,亩有效穗14.7万,每穗总粒数207.0粒,结实率高达82.8%,千粒重28.3克。全生育期为143.9天,虽然比对照样品种晚熟3.5天,但其产量表现却异常出色。2014年和2015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19.56千克和637.7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6.91%和6.72%,2016年生产试验亩产626.55千克,增产5.25%。
在抗性方面,“两优3325”同样表现出色。2014年和2015年的抗性鉴定显示,该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具有中抗性,对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则表现为感性。尽管如此,其品质分析显示,2014年和2015年的米质分别达到了部标4级和3级,保证了稻米的品质。
栽培“两优3325”时,农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播种期应在4月底至5月上旬,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0.75-1.0千克,以培育壮秧,秧龄控制在25-30天。其次,栽插密度应为宽窄行栽插,株行距13.3×26.7-30厘米,每穴栽1-2粒种子苗,亩基本苗8-10万。肥水管理上,应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注意适时追肥和晒田,防止后期脱水过早。最后,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容忽视,需要综合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等。
“两优3325”已经通过了安徽省稻品种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虽然需要注意对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防治,但其高产和抗病的特性,无疑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成为了抗病的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