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东农816”黄瓜品种,高产优质新选择
东北农业大学精心培育的“东农816”黄瓜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高产特性,成为黄瓜种植的新宠。这一杂交种黄瓜,源自东北农业大学育种团队的辛勤工作,由秦智伟、周秀艳、辛明、刘东和王新国等专家共同研发。
“东农816”黄瓜品种以其华南型植株和强大的生长势脱颖而出,主蔓结瓜,分枝性弱,保证了瓜的集中产出。高达90.0%的雌花节率和全雌型特征,使得坐果率达到53.9%,商品瓜率超过90%,保证了高产量。瓜形为圆筒形,瓜条顺直,瓜把钝圆形,皮色浅绿带有绿色斑纹,瓜肉浅绿色,瓜长19厘米,瓜粗3.1厘米,单瓜重约115克,早熟性显著,具备单性结实能力。
在营养成分方面,“东农816”黄瓜同样表现优异,干物重含量为4.6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2%,维生素C含量0.12毫克/克,总糖含量22.4毫克/克,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的营养选择。此外,该品种中抗白粉病,抗霜霉病、枯萎病,较耐低温弱光,适应性强。
产量方面,“东农816”黄瓜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均表现出色,第1生长周期亩产4785.60千克,比对照增产36.5%;第2生长周期亩产4865.76千克,比对照增产39.2%,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垄宽120厘米,行距60厘米,株距25~35厘米,每亩育苗用种量约100克,亩保苗3300~3500株。底肥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3500千克,磷酸二胺15千克,硫酸钾10千克,结瓜期追肥5~7次,每次追施尿素5~10千克。春季栽培苗龄约30天,夏秋季不超过25天。嫩瓜长到3厘米粗时及时采摘,以保持最佳鲜食品质。
“东农816”黄瓜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及相似生态地区的保护地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优质的新选择。在栽培过程中,需注意水肥管理,及早采收根瓜,防止坠秧现象,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黄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东北农业大学的“东农816”黄瓜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了黄瓜种植的新亮点,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