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上的新希望:锦两优852粳稻品种

2025-06-04 05:36:43 发布

在云南的高原上,一种名为锦两优852的粳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当地农民带来新的希望。这一品种由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精心选育,以其独特的杂交优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农业价值。

锦两优852的全生育期为173.6天,比常规品种稍长,植株半直立,茎秆结实,穗长18.1厘米,穗总粒数达到147.6粒,而实粒数为120.8粒,千粒重24.1克。这一品种的穗抽出良好,株高93.1厘米,熟期转色均匀,呈现出良好的成熟状态。其穗姿态强烈下弯,有芒,芒初期白色且顶端分布,小穗外颖颖尖无花青甙显色,柱头白色,外颖茸毛密度中到多,谷粒阔卵形,外颖浅黄,糙米椭圆形,浅棕色。

在米质检测方面,锦两优852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出糙率83.0%,精米率73.3%,整精米率55.6%,粒长4.7mm,粒型长/宽比1.7,垩白粒率32%,垩白度15.5%,直链淀粉12.4%,胶稠度85mm,碱消值7.0级,透明2级,水份11.5%。这些数据表明,锦两优852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良。

在抗病性方面,锦两优852的综合抗性指数病级为5.75,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7,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抗性,但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弱。

产量表现上,锦两优852在2017-2018年的云南省杂交粳稻品种试验中,2017年平均亩产692.6千克,2018年平均亩产738.3千克,两年平均亩产715.4千克,比对照增产4.4%,显示出了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最佳节令播种,湿润薄膜育秧,控制秧龄在50天以内,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千克;规范化条栽,构建合理的高产群体,亩栽3.5-4万丛,每丛栽2粒谷秧;田间水肥管理要控氮、保磷、增钾,用农家肥和普钙作底肥,适时施分蘖肥;病虫害防治要加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飞虱等的测报及防治。

锦两优852已通过云南省稻品种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950米地区种植,但稻瘟病多发区需慎用。这一新品种的问世,无疑为云南高原的稻作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