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水稻新品种——浙大银彩禾的风采
在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名为“浙大银彩禾”的水稻新品种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特性和潜力,为农业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90011,它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也是农业创新的成果。
浙大银彩禾是一种常规籼稻,以其植株较高、株型松散而著称。它的剑叶长挺,叶色在抽穗前呈现出独特的条纹状白色,叶片细长,顶芒中长,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在产量上,浙大银彩禾表现不俗,两年试验的平均株高达到138.6厘米,亩有效穗15.2万,穗长21.5厘米,每穗总粒数193.0粒,结实率73.7%,千粒重26.8克,平均亩产量为273.9公斤。
在抗性和品质方面,浙大银彩禾经过省农科院植微所的抗性鉴定,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5.8,白叶枯病最高级7级。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米质检测显示,其平均整精米率为54.5%,粒长6.5mm,长宽比2.8,垩白度7.6%,垩白粒率7.7%,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6%,碱消值6.9,胶稠度70 mm,米质综合指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和普通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种植浙大银彩禾时需适当增加基本苗,并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审定意见认为,浙大银彩禾植株较高,生育期较长,适宜于作创意农业彩色单季稻种植,其叶色抽穗前的条纹状白色,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为农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浙大银彩禾的诞生,不仅是对传统水稻种植的一种补充,更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它以其独特的特性和潜力,为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食品来源,同时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像浙大银彩禾这样的新品种将会在农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