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牧7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
在黑龙江省的广袤土地上,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龙牧7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脱颖而出。这个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精心培育的青贮玉米品种,以其审定编号黑审玉20200060,标志着农业科技的新进展。
“龙牧7号”的诞生,源于科学严谨的杂交育种方法。以LM422为母本,LM425为父本,经过精心选育,这个品种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长特性。它在适应区从出苗到收获期仅需123天左右,大约需要2520℃的活动积温,保证了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快速成熟。
这个品种的幼苗期特征明显,第一叶鞘呈紫色,叶片和茎均为绿色,成株高大,可达340厘米,穗位高170厘米,成株叶片数量达到18片。果穗呈圆锥型,穗轴白色,穗长22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在16至18行之间,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达到30克。品质分析显示,整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6.28%,酸性洗涤纤维为28.25%,粗淀粉为32.30%,粗蛋白为10.4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龙牧7号”的营养价值。
在抗病性方面,“龙牧7号”表现出中感大斑病的特性,丝黑穗病发病率为9.8%,茎腐病发病率为17.7%,这些抗病数据为种植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产量表现上,“龙牧7号”在2018至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高达58527.9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龙辐玉号5增产11.1%,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龙牧7号”适宜在4月30日左右播种,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约6.0万株。施肥方面,每公顷需施基肥15吨,磷酸二铵300公斤,硫酸钾120公斤,拨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约220公斤。幼苗生长迅速,需要及时进行铲趟管理,并注意防虫,以确保及时收获。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种植“龙牧7号”时,要特别注意大斑病的防治工作,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龙牧7号”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以及对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650℃以上区域的适应性,被认定为适宜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这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进步,也是农民增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