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桑83-5:四川蚕业的绿色革命

2025-04-21 05:09:00 发布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川桑83-5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了蚕业发展中的一颗新星。这个中晚熟叶桑品种,以其直立而开展的树形,粗长而直的枝条,以及无侧枝的特点,展现了其独特的生长优势。

川桑83-5的树皮呈黄褐色,节距平均为4.2厘米,皮孔长形或圆形,每平方厘米平均12个。它的叶序为3/6,冬芽离生,有斜纹,无副芽,梢离开生,叶尖尖头,叶片心形,乳头状锯齿,叶基浅心形,叶柄较长,叶斜生,叶片大且较厚,叶面光滑,稍泡皱,叶片浅绿色。开雌花,椹较少,成熟桑椹呈圆筒形、紫黑色。发芽期较对照品种湖桑32号晚8~11天,桑叶一般在5月下旬成熟,秋叶硬化期在10月中下旬。发芽率高达57.7%,比湖桑32号高出16.6%。

在产量方面,川桑83-5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春季、秋季和全年平均亩桑产叶量分别为1117.7公斤、1364.9公斤和2482.6公斤,分别比对照湖桑32号高出8.9%、13.5%和11.4%。叶质鉴定显示,两年四季四龄万头蚕平均产茧量19.1公斤,万头茧层量4.5公斤,50公斤桑产茧量3.6公斤,分别比对照高出4.1%、2.9%和1.9%。

川桑83-5的栽培要点包括适宜的种植密度、科学的施肥方法和适时的剪伐形式。每亩栽植750株~1000株为宜,株距0.66米,行距1米~1.33米,也可以栽植成6215的宽窄行模式。亩桑园年需施入氮肥22.5公斤、磷肥8.5公斤、钾肥13公斤、人畜粪尿1500公斤~2000公斤。施肥的同时,应及时灌溉和排水,适时中耕除草,秋冬注意剪梢。在温暖多雨地区,应采取夏伐形式,夏伐宜早不宜迟,以免影响秋叶产量;在高寒干旱山区,可进行春伐,以延长当年桑树新条的生长时间。

川桑83-5适宜在四川省蚕区种植,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为当地蚕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