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ZZM6:高抗病虫害的高效春棉新品种
在棉花种植领域,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郑ZZM6品种以其卓越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高产性能脱颖而出。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180001的郑ZZM6,是一款单价转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其生育期为117至118天。植株呈塔型,株型松散,株高在110.9至118.1厘米之间,叶片掌状且中等大小,叶色呈绿色。茎杆中毛,铃卵圆形,中等大小,结铃性强,平均第一果枝节位6.5至6.6节,单株果枝数14.1个,单株结铃24.4至24.8个,铃重6.7至7.0克,衣分39.8至42.2%,子指11.1至11.5克,霜前花率高达94.2至94.4%,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
抗病鉴定显示,郑ZZM6在2015年和2016年的枯萎病指数分别为3.1,黄萎病指数分别为32.2和30.6,表现出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特性。品质分析方面,2015年和2016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分别为29.8毫米和28.8毫米,断裂比强度分别为30.2cN/tex和29.5cN/tex,马克隆值分别为5.5和5.3,伸长率分别为7.2%和5.3%,反射率分别为77.0%和75.9%,黄度分别为7.5和7.3,整齐度指数分别为85.9%和83.9%,纺纱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41.4和128.6。
产量表现上,2015年参加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15.4公斤、126.2公斤和118.8公斤,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6.7%、15.8%和19.6%。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14.3公斤、124.2公斤和120.2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16.4%、18.6%和19.3%。2017年参加春棉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79.4公斤、110.0公斤和103.7公斤,比对照增产14.2%、13.7%和14.9%。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期和密度,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5-10日、地膜覆盖4月15-20日、露地直播4月25日前后播种;种植密度根据水肥条件不同有所调整。田间管理强调施足有机肥,增施氮磷钾肥,配施微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并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病虫害防治方面,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幼虫达到10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
综上所述,郑ZZM6以其高抗病性、高产和优质的纤维特性,成为河南省棉区春棉种植的理想选择,并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黄河流域范围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