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新贵——桂经薯9号,广西农业新成果
2025-04-18 05:18:00 发布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桂经薯9号的甘薯品种正以其独特的紫色魅力和优良特性,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品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广薯87自然授粉的种子为基础,经过层层筛选和鉴定,最终育成区试代号桂能31-3的桂经薯9号。
桂经薯9号的株型匍匐,最长蔓长可达130厘米,分枝数在4到7个之间。它的叶形为浅裂复缺刻形或心形,顶叶、叶片和叶脉均为绿色,茎部也是绿色,而薯形则是纺锤型,薯皮和薯肉分别呈现紫色和浅紫色。这种甘薯不仅外观吸引人,其熟食的味道更是香、粉、甜,食味评分高达78.56分,干物率达到了29.1%,花青素含量也达到了23.1毫克/100克,这使得它在营养价值上也颇具优势。
在产量表现上,桂经薯9号同样令人瞩目。2014至2015年在广西甘薯区的试验中,两年鲜薯平均亩产达到了1703.0公斤,比对照桂薯二号增产8.3%;薯干平均亩产495.8公斤,比对照桂薯二号增产29.6%,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栽培桂经薯9号时,应选择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富含有机质且易于排水灌溉的土地。每亩种植3500至4200株苗,基肥需施用1500至2000公斤的腐熟有机肥,25至50公斤的复合肥,以及30公斤的硫酸钾。栽插后45至50天,结合培土追施结薯肥,硫酸钾10公斤。同时,还需注意防治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甘薯天蛾等病虫害,确保植株健康成长。秋薯生育期为120天,届时便可收获。
经过严格的审核,桂经薯9号符合广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广西地区广泛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不仅为广西的甘薯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