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粳581:宁波农业科技的骄傲,单季晚粳稻的新选择

2025-04-15 05:03:23 发布

在宁波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的单季晚粳稻——甬粳581。这个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出色的产量表现,成为了浙江省农业的新亮点。

甬粳581以其植株高、株型紧凑和分蘖力中等的特点,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剑叶短挺,直立穗型中等,着粒密集,谷粒呈椭圆形,短芒,颖尖秆黄色,谷壳黄亮,这些特征共同保证了甬粳581的高结实率。在两年的省区试中,甬粳581的平均全生育期为162.7天,较对照秀水134长2.5天,显示出了其生长周期的适宜性。平均每亩有效穗19.1万,株高105.6厘米,每穗总粒数134.3粒,实粒数124.7粒,结实率高达92.9%,千粒重25.7克,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甬粳581的高产潜力。

在品质与抗性方面,甬粳581同样表现出色。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甬粳581对稻瘟病具有中抗性,对白叶枯病为中感,对褐飞虱为高感。而在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中,甬粳581的平均整精米率为71.2%,长宽比2.0,垩白粒率20.0%,垩白度1.7%,透明度1.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5.5mm,直链淀粉含量17.6%,米质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品尝分值高达76和84,这不仅意味着甬粳581的口感和营养得到了保证,也显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产量表现上,甬粳581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15.3公斤和661.0公斤,比对照秀水134分别增产5.2%和4.9%,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38.1公斤,比对照增产5.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5.7公斤,比对照增产1.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甬粳581的高产性和稳定性。

栽培甬粳581时,需要注意的是适当增加落田苗数,以保证其生长的整齐性和丰产性。综合来看,甬粳581以其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丰产性好和抗倒性强的特点,被审定为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的优良品种。甬粳581不仅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骄傲,也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