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鲁原桔梗1号”:山东农业的绿色瑰宝
2024-12-14 03:42:04 发布
在山东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鲁原桔梗1号”的植物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栽培特性脱颖而出。这一品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精心培育,其亲本源自陕西省商洛农家品种的变异株,经过系统选育,成为了中熟类型的佼佼者。
“鲁原桔梗1号”以其植株半松散、绿茎和椭圆形叶片而著称,叶缘呈现出尖锯齿状,花朵呈钟状,紫色的花朵在7月初绽放,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它的果柄短小,种子饱满且黑亮,千粒重达到0.97克。在区域试验中,这种桔梗的株高(2年生)在75至80厘米之间,分枝数为2至3个,主茎叶片数约为52片。其鲜根呈长圆锥形,根皮颜色为浅黄或黄褐色,长度在20至25厘米之间,芦头直径在1.6至2.5厘米,直根比例高达63.5%。
2012年,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鲁原桔梗1号”进行了测定,发现其桔梗皂苷D含量为0.35%,是对照品种鲁梗2号含量的2.2倍,这使得它成为了提取桔梗皂苷D成分的理想选择。
在产量方面,“鲁原桔梗1号”在2012年全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药材干品)为189.7公斤,虽然比对照鲁梗2号减产5.2%,但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药材干品)为187.1公斤,减产7.2%。尽管产量有所减少,但其高含量的桔梗皂苷D使其在药用价值上更具优势。
栽培“鲁原桔梗1号”需要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进行播种育苗,第二年4月上旬进行移栽,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约55000株。这种桔梗忌粘土,需要注意防涝,不宜重茬。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作物相同。
“鲁原桔梗1号”适宜在山东省桔梗产区的山地丘陵或平原砂质壤土地块种植,其独特的特性和药用价值,使其成为了山东农业中的一颗绿色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