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杂谷1号:谷子新品种,丰收新希望
2025-06-04 05:33:15 发布
豫杂谷1号,一个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谷子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丰产潜力,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新的丰收希望。这个品种以其粮用杂交的特性,展现出了87至116天的生育期,幼苗绿色,株高在103.1至144.2厘米之间,穗长20.5至27.7厘米,穗粗2.9至3.5厘米,单穗重18.4至30.4克,穗粒重15.38至17.3克,千粒重2.9至3.1克,出谷率81.4%至83.6%,穗呈纺锤形或筒型,黄谷黄米,粗蛋白含量9.42%,粗脂肪含量5.02%,总淀粉含量85.7%,支链淀粉含量41%。在抗病性方面,豫杂谷1号对谷瘟病和谷锈病的抗性均为1级,白发病为0级,线虫病发病率仅为0.23%,蛀茎率为0.47%。
在产量表现上,豫杂谷1号同样令人瞩目。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416.7千克,比对照九谷11增产14.7%;第2生长周期亩产更是达到了439.5千克,比对照九谷11增产37.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豫杂谷1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1.选地及播种,适宜在5月20日左右春播,6月10日至6月25日夏播,播种深度3~4厘米,行距40厘米,亩播量不小于1千克。2.化学间苗,3~5叶期使用除草剂。3.病虫害防治,采用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4.水肥管理,拔节期和孕穗期施尿素。5.适时收获。
豫杂谷1号适宜在吉林、内蒙古、新疆中南部,以及山西和陕西无霜期大于150天的地区春季种植;河南、河北、山东夏谷生态区春夏播种植。在华北区需注意防治谷子锈病、纹枯病、线虫病;西北区需注意防治红叶病和白发病;东北春谷种植区积温应在2000℃以上。
豫杂谷1号,以其高产、抗病和适宜广泛的种植区域,成为了谷子种植的新选择,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丰收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