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当禾715水稻品种介绍

2025-05-30 05:40:56 发布

在安徽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当禾715”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由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培育的晚粳常规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皖审稻20211101,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当禾715”以其平均株高82.0厘米、亩有效穗21.8万、每穗总粒数125.3粒和结实率87.7%的优异表现,展现出其高产潜力。千粒重达到26.7克,全生育期为136.2天,与对照品种宣粳2号熟期相当,保证了农民在种植周期上的稳定性。

在米质方面,“当禾715”连续两年获得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部标二等认证,证明了其米质的上乘。产量方面,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0千克,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5千克,均较对照品种有所增产,2020年生产试验亩产更是达到了594.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0%。

然而,任何农作物的种植都伴随着挑战。“当禾715”在2018年和2019年的抗性鉴定中,对稻瘟病和稻曲病均表现为中感,白叶枯病也为中感。因此,种植“当禾715”时,必须注重对这些病害的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播种:6月中旬播种,水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25-30千克,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40-45千克,机插秧每亩大田用种量3千克左右。

2. 栽插密度:7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每亩栽插1.6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6万左右。

3. 水肥管理:亩施纯氮12-14千克,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磷钾肥,早施分蘖肥。

4. 灌水:浅水勤灌促早发,足苗后及时搁田,适施穗肥,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5. 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种传病害,注意对灰飞虱、稻蓟马等进行防治,中后期需要做好对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防治工作。

“当禾715”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米质,通过了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推广种植。农民朋友们,选择“当禾715”,就是选择了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