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制种新篇章:紧凑型玉米地制种技术革新
在现代农业的浪潮中,紧凑型玉米以其植株紧凑、叶片上翘、根系发达等优势,成为了玉米制种的新宠。这种玉米不仅抗倒伏,而且果穗成熟时苞叶不裂,活茎成熟,产量高,品质好,是农民增收的希望所在。
我们的技术革新,始于对隔离地的精心选择。选择隔离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点,为玉米制种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亲本种子的来源必须可靠,播前精挑细选,淘汰外来、劣质、病杂粮,确保种子的纯净和健康。
在播种环节,我们采用了宽窄行播种技术,宽行距66.8厘米,窄行距33.2厘米,父本种植在母本的宽行中,株距0.8米。这样的布局,使得母本植株紧凑,叶片向上,根据土壤肥力进行密植,每亩宜留4200-5100个母本,600-700个父本。错时播种时,制种田周围留出父本种植区,用于辅助授粉和收粉。
花期调整和辅助授粉是关键步骤,父本要比母本少1-2片叶,否则采取局部追肥、局部管理等措施进行调整。必要时进行辅助授粉,晴天上午10点左右采集新花粉,以确保授粉的成功。
阉割技术的应用,是在雄穗形成时切断父本,确保种子的纯净。在宽行播种的田间,父本不占行,撒粉完毕后及时剪去,这不仅有利于保持种子的纯净,还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作用,减少病害,提高制种产量。
静置干燥秸秆是另一个创新点。因为紧凑的玉米果穗和苞片太紧,如果果穗成熟期雨水太多,果穗就会发霉,影响产量。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雌穗授粉后20天,将苞叶剥至底部,籽粒变硬后将穗柄折断,但不与柄分离,然后将穗上的茎剪下,晾干至达标。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鸟兽的伤害。
最后,在整个种子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除杂质。收获后要组织农民到屋内晾晒,防鼠防霉,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紧凑型玉米地制种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是一场农业技术的革命,也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深刻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