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高产,sGKz中637棉花品种的农业革新

2024-12-19 03:07:53 发布

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sGKz中637棉花品种以其卓越的抗虫性和高产性能,成为了棉花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精心培育,这个品种以其亲本组合中棉所41×中9445,于2005年育成,并在2010年4月获得了冀审棉2010011号的审定编号。

sGKz中637是一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一代品种,全生育期大约126天。它以其健壮的植株(株高100.6cm)和丰富的果枝(单株果枝数13.8个)而著称,平均每株能结出16.1个棉铃,铃重达到6.5g。此外,它的纤维品质也非常出色,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接近30mm,断裂比强度高达30.0cN/tex,马克隆值为4.6,整齐度指数85.2%,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纺纱性能。

除了其高产和优质纤维外,sGKz中637还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虫能力,能有效抵抗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侵害。在抗病性方面,它被鉴定为高抗枯萎耐黄萎类型,这使得它在面对病害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在产量表现上,sGKz中637同样不负众望。2007至2008年间的区域试验显示,亩产皮棉分别达到了105.5kg和118.7kg,霜前皮棉产量也分别高达97.1kg和110.6kg。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皮棉为98.5kg,霜前皮棉为91.3kg,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技术方面,sGKz中637适宜在4月15日至25日进行地膜播种,裸地则在4月20日至30日。建议种植密度为2000株/亩,行距90cm。在施肥上,需要施足底肥,并注意“稳氮增磷补钾”的搭配,同时注意适时补水和防治害虫。

综合以上特点,sGKz中637棉花品种被推荐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区轻病地进行春播种植,它不仅能够带来丰富的产量,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