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稻51:东北黑土地上的金色希望
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一种名为垦稻51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垦稻51,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垦审稻2018001,由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是这片土地上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晶。
垦稻51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适应了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它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39天,需要大约2475℃的活动积温。这种水稻品种株高约92厘米,穗长19厘米,每穗粒数约117粒,呈现出长粒型,千粒重约27克。经过两年的品质分析,垦稻51的出糙率在79.6%至82.4%之间,整精米率在68.5%至70.7%之间,食味品质得分在84至85分,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这表明垦稻51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上乘。
在抗病性方面,垦稻51同样表现出色。三年的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叶瘟等级为0至1级,穗颈瘟等级为1至3级,这使得垦稻51在面对病害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同时,三年的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处理空壳率在15.7%至26.5%之间,这使得垦稻51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
产量表现上,垦稻51在2015至2016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达到9345.6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5.9%;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9410.9公斤,同样比对照品种增产5.3%,这证明了垦稻51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垦稻51的播种期为4月15日,插秧期为5月1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0厘米,每穴5至8株。施肥方面,一般公顷施纯氮10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1。耕作方法为秋翻春旋水整平,灌溉方法则根据生长阶段不同,采取分蘖期浅水灌溉,长穗期间歇灌溉,结实期浅湿灌溉。收获期定在10月5日。
经过审定,垦稻51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75℃垦区地区种植。垦稻51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为东北地区的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是东北黑土地上的金色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