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新突破:元优202,早熟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在福建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元优202”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吸引着农民和农业专家的目光。由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闽审稻2016005”正式亮相,为福建省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元优202”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63.2天,相较于传统的汕优70品种,它能早熟8.1天,这对于追求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它不仅生长整齐、分蘖能力强,而且植株较高,穗大粒多,后期转色良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长潜力。每亩有效穗数可达13.6万,株高144.0厘米,穗长27.2厘米,每穗总粒数194.6粒,结实率高达85.64%,千粒重28.3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元优202”的高产特性。
在稻瘟病抗性方面,“元优202”的综合评价为中抗,这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稻瘟病的侵害,减少农民的损失。米质检测结果显示,它的糙米率为81.1%,精米率为72.8%,整精米率为48.3%,粒长6.9毫米,长宽比3,垩白粒率29.0%,垩白度6%,透明度2级,碱消值4.4级,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3%,这些指标均表明“元优202”的米质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产量表现方面,“元优202”在2013年和2014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比对照汕优70增产2.41%和2.13%,虽然增长不显著,但在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556.16公斤,比对照增产5.78%,显示出其在实际种植中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元优202”作为中稻种植,秧龄为30天,插植密度为20厘米×23厘米,丛插1~2粒谷。施肥方面,亩施纯氮13~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5:1.0,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在水分管理上,采取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湿润灌浆,后期不要断水过早。同时,还需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综上所述,“元优202”以其早熟、高产和良好的稻瘟病抗性,成为了福建省中稻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安全,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