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的绿色希望——盐稻18号
2025-05-05 05:14:59 发布
在江苏省沿海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盐稻18号,这个耐盐中粳稻品种,以其出色的耐盐性能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新希望。
盐稻18号,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10043,由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培育。这个品种的诞生,源自于徐稻3号和盐稻9号的杂交,参试名称为“盐稻178”。它的苗期叶片绿色,叶片挺立,苗体矮壮,分蘖力强,抽穗后株型紧凑,植株生长清秀,后期转色正常,熟相良好。全生育期146.8天,较对照盐稻12号短0.6天,株高85.7厘米,每亩有效穗20.6万,每穗总粒数132.1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5.2克。
在抗病性方面,盐稻18号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表现为中感,但对纹枯病有抗性。耐盐性鉴定结果显示,在5‰盐浓度下芽期至苗期耐盐性为5级,3‰盐浓度下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性也为5级,全生育期耐盐性综合鉴定为5级,耐盐性评价为中等。
产量方面,盐稻18号在2018至2019年的联合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535.6公斤,比对照盐稻12号增产9.2%。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53.9公斤,比对照盐稻12号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适时移栽、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特别强调了以水压盐的重要性,以及在水稻生长期间保持适当的水分管理,以防止盐害。
盐稻18号的审定意见表明,它适宜在江苏省沿海含盐量3‰~5‰的盐碱地作淡水灌溉种植。这不仅为盐碱地的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希望。盐稻18号,不仅是一粒种子,更是盐碱地上绿色转型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