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优218:安徽省油菜新品种,高产量与强抗病性的完美结合

2025-05-03 05:12:29 发布

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核优218这一油菜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油菜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核优218,一个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杂交种,以其全生育期约235天的稳健生长,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核优218的苗期生长稳健,株型匍匐,叶色鲜绿,具有蜡粉保护,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其花瓣大而鲜黄,不仅美观,还预示着其高产量的潜力。平均株高达到153厘米,单株有效角果约496个,每角约18粒,千粒重约3.9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其高产的特性。更值得一提的是,核优218的芥酸含量仅为0.5%,硫苷含量25.6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4.4%,这些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

在抗病性方面,核优218表现出色,中抗菌核病和病毒病,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和抗寒性,耐旱渍性也处于中等水平。在2008至2009年的区试中,亩产达到22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7%;2009至2010年区试亩产190.7千克,增产7.6%,均显示出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核优218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早播早栽,以促进年前秋发和年后高产早熟。江淮地区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种,直播则宜于10月初播种。在施肥方面,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并增施磷、钾、硼肥,特别是对硼肥敏感,缺硼土壤需注意施用。同时,要及时治虫除草防病,并连片种植单收单贮,以保证品种的纯净性。

核优218适宜在安徽省冬油菜产区种植,春前苗期生长相对缓慢,因此宜早播,并且在缺硼土壤中注意施用硼肥。这一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为安徽省的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