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玉153:抗病害、高产出,内蒙古玉米种植新选择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增玉153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出色的抗病害能力和高产出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增玉153,这个由鹤壁市锦华玉米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蒙审玉2019060号,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增玉153的诞生,是科研人员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晶。它以13DH6361为母本、12H934为父本,经过精心选育而成。母本13DH6361源自于478/美国杂交种X036M的选系,经过单倍体加倍等一系列复杂的育种过程,最终在2012年被命名为13DH6361。父本则是从多个兰卡血缘系中精选而出,经过连续6代的自交培育而成。
增玉153的生育期为130天,与对照品种郑单958同期成熟。它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绿紫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2-3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茎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333厘米,穗位136厘米,叶片数20。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0.8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38.7,出籽率85.4%,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4克。
在抗病性方面,增玉153表现出色,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玉米螟,但对丝黑穗病有一定的敏感性。品质分析显示,籽粒含粗蛋白9.45%,粗脂肪4.21%,粗淀粉71.65%,赖氨酸0.29%,容重766g/L。
产量表现上,增玉153在2016年至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935.4千克、970.8千克和884.0千克,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4.7%、9.6%和3.5%。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适宜种植区域内4月末至5月初播种,种子包衣,亩播种量约3.0千克;亩保苗3800-4200株;亩施种肥磷酸二铵或复合肥约3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约25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喇叭口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玉米螟。增玉153已经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