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培育的“锌”希望——浙大锌稻,健康与品质的双重选择
2025-06-01 05:34:30 发布
在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浙大锌稻”的水稻新品种正成为健康饮食的新宠。这款水稻以其独特的锌含量和优质的米质,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新的选择。
“浙大锌稻”(审定编号:浙审稻2020021)是一种单季常规粳稻,以其植株矮小、株型紧凑而著称。它的剑叶挺立,叶色深绿,穗形较小,直立穗,粒形小圆粒,谷壳带有褐斑,结实率高达93.1%。在两年的试验中,全生育期平均为160.4天,株高83.9厘米,穗长16.5厘米,每亩有效穗达到21.2万,每穗总粒数为162.2粒,千粒重21.7克。
在抗性和品质方面,“浙大锌稻”表现出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特性。然而,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锌含量,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平均锌含量高达32.40mg/kg,这一数值远高于普通水稻。此外,糙米率83.5%,精米率75.4%,整精米率71.4%,粒长4.5mm,长宽比1.9,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4.6%,碱消值7.0,胶稠度72mm,米质综合指标两年都达到了食用粳稻品种品质部颁一等标准。
产量方面,“浙大锌稻”在2018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57.8公斤,2019年续试平均产量为467.3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0.2公斤,显示出稳定的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前期需要控制草害,并注意增施基肥,适当增加基本苗,以保证“浙大锌稻”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浙大锌稻以其高锌含量和优质的米质,成为了富锌专用水稻种植的理想选择。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也为农业科学研究和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