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叠茎瘤芥:云南高原上的绿色瑰宝

2025-06-07 05:34:07 发布

在云南的高原上,有一种茎瘤芥品种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优良品质脱颖而出,它就是“玉叠”。由楚雄市太乐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玉叠以其鲜食型常规种的身份,成为了当地餐桌上的宠儿。

玉叠植株生长势强,株型较大,叶片宽阔而边缘带有浅锯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其腋芽肥大,白绿色,粗壮且紧密抱合,展现出其独特的外观特征。玉叠的生长周期为157天,成株腋芽平均可达22个,单株重3~4千克,净菜率为45%,显示出其较高的产量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玉叠表现出色,具有较强的抗霜霉病和花叶病能力,但对根肿病敏感。其腋芽皮薄,纤维少,口感佳,品质上乘。玉叠的含水量高达99.4%,菜形指数为1.27,空心率仅为5%,粗蛋白含量为24.7%,粗纤维含量为2.8%,这些指标均显示了玉叠作为蔬菜的高营养价值。

在产量上,玉叠同样表现不俗。第一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249.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7.12%;第二生长周期亩产更是达到3381.9千克,增产9.24%,这无疑为种植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玉叠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直播或育苗移栽,楚雄地区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种期要求严格,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玉叠不宜连作,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前两季未种植过儿菜品种的田块进行栽培。底肥需施足农家肥2000~3000千克,移栽成活后及时施肥管水,尤其在开盘及腋芽分化阶段,需加大施肥管水力度,亩施尿素25~35千克。

玉叠适宜在云南900~2000米海拔区域种植,同时也适合在四川、贵州等省相似生态区栽培。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适时播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管水施肥,避免干旱脱肥,并在商品成熟时及时采收,以减少空心率。

玉叠,这个来自云南高原的绿色瑰宝,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