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甜31号:南方甜玉米的新宠,丰收与品质的双重保证

2025-06-01 05:43:47 发布

在南方的田野上,一种名为“粤甜31号”的甜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早熟、抗病和高产的特性,赢得了国家的认可,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00510。

“粤甜31号”的生育期大约80天,比市场上的粤甜27号和粤甜16号早熟0.5天,这意味着农民可以更早地收获,抢占市场先机。它的幼苗呈现出健康的绿色,株高达到243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19.8厘米,穗行数在12至20行之间,穗粗5.2厘米,籽粒黄色、甜质型,百粒重38.6克,是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的理想选择。

在抗病性方面,“粤甜31号”表现出色,高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南方锈病,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在病虫害防治上的成本和劳力。此外,它的皮渣率仅为13.72%,还原糖含量6.32%,水溶性总含糖量高达13.92%,品尝鉴定得分86.05分,这些数据都显示了“粤甜31号”在甜度和口感上的优越性。

产量表现上,“粤甜31号”同样不负众望。在2018至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006.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86%,这无疑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

栽培“粤甜31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首先,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地,确保排灌良好,避免与其他类型玉米混种,以保持品质。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全生育期需活动积温约1900℃。合理密植,中等肥力田块一般3500株/亩左右。施肥方面,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合理分配氮、磷、钾肥的使用。田间管理要注重防旱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苗期地下害虫、草地贪夜娥和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2至25天。

“粤甜31号”已经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南鲜食甜玉米类型区的多个省份春播种植,包括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和海南省。这个品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消费者的餐桌增添了一份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