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突破】233D玉米品种:高产抗病害的春播优选

2025-06-02 05:37:16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沈阳市欣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沈阳市法库农业科学院携手,成功培育出一种新型玉米品种——233D。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在辽宁省的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中脱颖而出,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

233D玉米品种以其春播出苗至成熟仅需126天的生长周期,比市场上的先玉335早熟2天,显示出其生长速度的优势。幼苗时期的叶鞘和叶缘呈现紫色,成熟植株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72厘米,穗位92厘米,成株叶片约20片,展现了良好的生长态势。

果穗呈锥型,穗长21.2厘米,穗行数在16至18行之间,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高达40.3克。经过专业鉴定,233D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具有抗性,对茎腐病有中抗性,但在穗腐病和灰斑病方面表现敏感,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两种病害。

在产量表现上,233D玉米品种同样不负众望。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达到780.3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9%;2021年复试平均亩产856.5公斤,增产7.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18.4公斤,增产5.6%。202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854.1公斤,增产7.8%,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233D品种高产潜力的有力证明。

在营养成分方面,233D玉米品种的籽粒容重为762克/升,粗蛋白含量8.83%,粗脂肪含量3.86%,粗淀粉含量高达70.19%,这些数据表明其籽粒品质上乘,适合作为饲料或食品加工的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233D适宜在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种植,建议密度为4000株/亩,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植株间的竞争,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综上所述,233D玉米品种以其早熟、高产、抗病的特性,以及优秀的营养成分,成为了辽宁省≥10℃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的优选品种。这一品种的审定通过,无疑为辽宁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