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兰西瓜:早熟小果,美味与效益的双重选择
在众多西瓜品种中,“早兰”以其早熟性和小果特性脱颖而出,成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骄傲。这款西瓜的登记编号为GPD西瓜(2018)340164,是严从生、张其安、方凌、江海坤等育种专家的心血结晶。早兰西瓜的品种来源是W-04-8和W-04-6的杂交,它不仅早熟,而且果实发育期仅需28天左右,全生育期在80至90天之间。
早兰西瓜植株生长健壮,第一雌花节位在6至8节,能够同时坐果2至3个,每个果实重量大约2千克。它的果实呈圆形,果形指数为1.0,果皮为绿色,覆盖着墨绿色的锐齿条纹。瓜皮薄而有韧性,不易裂开,厚度仅为0.6厘米。切开后,黄色的瓜瓤细脆可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2%,边缘为9.5%,风味上佳,口感极佳。
早兰西瓜不仅美味,还具有耐低温弱光的特性,抗逆性强,但对枯萎病有一定的敏感性。在产量上,它也表现出色,第一生长周期亩产3874千克,比对照品种小兰增产16.28%;第二生长周期亩产3902.4千克,增产15.21%。
栽培早兰西瓜,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春播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秋播则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播种前需浸种2至3小时,然后在29℃的恒温条件下催芽。基肥要施足,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定植时,爬地栽培800至1000棵/亩,改良式吊蔓栽培1200至1300棵/亩,吊蔓栽培1500至1700棵/亩。整枝要科学,前期留3至4蔓,待第一瓜坐住后即可不整枝打杈。温湿度管理也很重要,生长期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至30℃,夜间15℃至18℃。果实膨大期间要追肥浇水,棚内要充分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以提高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要及时,禁用菊酯类农药。此外,小西瓜在头茬瓜采收后,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生产二、三茬瓜。采收时,早兰西瓜在七成熟时即可采收,以提高经济效益。
早兰西瓜适宜在安徽、河北、陕西等相同生态型地区春季保护地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忌大肥、大水,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以保证早兰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