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糯33——杂交糯玉米的丰收之选

2025-06-03 05:41:05 发布

在重庆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丰糯33的杂交糯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丰糯33,这个由贵州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艾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引种,黔西南州种子管理站精心育种的品种,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玉米品种中脱颖而出。

丰糯33的全生育期平均为98天,比传统的渝糯7号短1天,这意味着更快的生长周期和更早的收获。幼苗叶尖圆型,株高达到267.6厘米,穗位高120.8厘米,雄花护颖和雌穗花丝均为红色,株型平展,这些特征使得丰糯33在田间易于管理和识别。穗长18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8.3粒,粒色紫白相间,百粒重29.4克,这些数据表明丰糯33不仅外观吸引人,而且产量可观。

在2017年的适应性试验中,丰糯33在5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达到了839.3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9.7%,这一产量表现无疑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此外,丰糯33还具有抗小斑病和中抗纹枯病的特性,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的播种期、地块选择、种植密度、栽培方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丰糯33适宜在地温12℃以上直播,或在3~10℃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种植时应与非糯玉米保持300米以上的水平间隔距离,或错期35天,或利用树林房舍隔离。种植密度控制在3600株/亩以内,可以直播或育苗,推荐使用营养块(球)育苗移栽。底肥施用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或15:15:15比例的复合肥25~30千克。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施尿素25~30千克,穗肥施尿素10~15千克。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苗期要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后期注意防治茎腐病和小班病。一般在吐丝授粉后18~25天采收为宜。

虽然丰糯33具有诸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防治小斑病、纹枯病等病害,在病害高发区慎用。丰糯33适宜在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鲜食甜玉米、鲜食糯玉米种植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抗性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