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棉508:黄河流域的抗虫棉花新希望
在黄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棉花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位新伙伴——豫棉508。这不仅是一个品种名称,更是科技进步与农业实践相结合的结晶。豫棉508,国审棉20220021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培育,以其卓越的抗虫性能和稳定的产量表现,为棉农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豫棉508是一种转基因中熟常规棉花品种,其生育期为116天,株型松散,株高适中,果枝平展,茎秆粗壮,叶片中等大小,叶色鲜绿。它的第一果枝节位6.4节,单株结铃18.5个,铃形卵圆,单铃重6.2克,衣分41.7%,子指10.3克,霜前花率高达95.4%。这些特性使得豫棉508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色,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高,吐絮畅。
在抗病性方面,豫棉508展现出了高抗枯萎病和耐黄萎病的特性,枯萎病指仅为3.9,黄萎病指为22.3,这使得它在病害防治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它还具有抗棉铃虫的特性,这得益于其转基因目标性状——转cry1Ab/cry1Ac基因,这一基因赋予了豫棉508强大的抗虫能力。
在纤维品质上,豫棉508同样表现不俗。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0.0毫米,断裂比强度为30.6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5.4,断裂伸长率为6.3%,反射率为78.3%,黄色深度为8.3,整齐度指数为84.5%,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38,纤维品质为Ⅲ型,这些都是衡量棉花品质的重要指标。
产量表现上,豫棉508在2019-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79.3千克、116.5千克和111.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5.7%、7.4%和7.4%。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分别为237.7千克、95.7千克和88.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3%、9.6%和10.3%,显示出了其稳定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调控、肥水运筹和病虫草害防治。这些技术要点为豫棉508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确保了其在田间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豫棉508以其抗虫、抗病、高产和优质的特性,成为了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的理想选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豫棉508。这一新品种的审定通过,不仅为棉农们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也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