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黄11号:云南高原上的金色希望
在云南省昭通市农科所的精心培育下,昭黄11号玉米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滇审玉米2015012号,是昭通市农科所2009年通过自育自交系W111-3和F112杂交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昭黄11号的平均生育期为129天,幼苗的第一叶顶端呈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烈,显示出其旺盛的生长力。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的夹角极小,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弱或无,株高和穗位处于中等至较高水平。散粉期较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弱,侧枝弯曲程度弱,与主轴夹角小,显示出其良好的生长结构。
在品质检测方面,昭黄11号的容重为783g/L,水分含量为10.8%,粗蛋白质含量为11.31%,粗脂肪含量为4.42%,粗淀粉含量高达72.41%,赖氨酸含量为0.32%。这些数据表明,昭黄11号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病害接种鉴定显示,昭黄11号对弯孢霉叶斑病、锈病、丝黑穗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对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纹枯病有中等抗性,但对穗腐病和茎腐病较为敏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害。
产量表现方面,昭黄11号在2013至2014年的云南省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05.5千克,比对照增产4.5%,增产点率高达79.2%。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79.0千克,比对照增产7.4%,增产点率为66.7%。
昭黄11号适宜在云南省滇东北中海拔、降雨量较少的区域种植。它不仅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还能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对某些病害较为敏感,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纹枯病,而在穗腐病、茎腐病高发区则需要谨慎使用。
昭黄11号,这个源自云南高原的金色希望,正以其卓越的表现,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