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粱36:内蒙古高原上的丰收希望

2024-12-24 03:07:35 发布

在内蒙古广袤的高原上,一种名为“红粱36”的高粱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为当地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这个品种,由内蒙古登海辽河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以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和优异的性状,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红粱36的植株高大而强健,株高可达169厘米,茎粗1.9厘米,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其果穗呈纺锤形,穗长28.1厘米,穗粒重83.7克,籽粒红壳红粒,千粒重高达29.1克。这些特征不仅赋予了红粱36美观的外观,也预示着其丰富的产量。

在品质上,红粱36同样表现出众。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的测定结果显示,红粱36的粗蛋白含量为8.0%,粗淀粉含量高达74.5%,粗脂肪含量为3.24%,单宁含量为1.14%,这些成分的比例为红粱36的营养价值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抗性方面,红粱36展现出了对丝黑穗病的中抗性,这一特性在2015年辽宁省国家高粱改良中心的接种鉴定中得到了证实,中抗丝黑穗病的比例为19.0%,这为红粱36的种植提供了额外的保障。

在产量试验中,红粱36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3年的高粱预备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了603.3公斤,比对照内杂5增产9.2%。2014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704.8公斤,比组均值增产2.7%。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36.5公斤,比对照内杂5增产10.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红粱36的高产潜力。

红粱36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对简单,适宜在5月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为6000-8000株,种肥施二铵20公斤/亩,追施尿素20公斤/亩。适宜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这为红粱36的推广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综上所述,红粱36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了内蒙古高原上农民的希望之种,它的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也为当地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