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麻新品种“福航优2号”:高产、优质、抗病的农业新希望
在福建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福航优2号”的红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品种,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精心培育,以其原名“福红优1号”为人所熟知,现已获得品种审定编号闽认麻2012001,正式成为福建省农业的新成员。
“福航优2号”是一种光钝感晚熟杂交品种,其工艺生长期长达135天,比传统的福红952品种晚熟6天,全生育期约为220天。这种红麻在苗期基部及后期梢部微微泛红,生长中期茎部呈现绿色,裂叶型,群体整齐划一,茎部上下粗细均匀。平均株高达到460.8厘米,始果高度为433.5厘米,茎粗2.26厘米,鲜皮厚1.47毫米。单株鲜茎重844.5克,鲜皮重369.8克,干皮重85.8克,晒干率达到23.19%。经过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的测定,其纤维支数为266支,纤维强力为286牛顿,均优于对照品种福红952。
在抗病性方面,“福航优2号”同样表现不俗。经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田间调查,炭疽病病情指数为2.5,炭疽病病株率为4.6%,立枯病病株率为3.6%,杆枯病病株率为5.3%,与对照福红952相当。室内接种鉴定显示,该品种中抗炭疽病。
产量表现上,“福航优2号”同样令人瞩目。在福州、莆田、漳州等地多年多点试种中,平均原麻亩产达到523.85公斤,比对照福红952增产23.07%。2011年在莆田秀屿和漳州诏安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亩产502.84公斤,比对照福红952增产15.51%。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建议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春播亩定苗0.9万株至1.0万株。施肥上应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旺长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播种后适当灌水以利全苗,苗期加强田间排水和中耕除草。10月初工艺成熟期及时收获。繁殖制种田应建立单一品种的生产基地,防止品种异交退化,保证种子纯度。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福航优2号”属光钝感晚熟杂交红麻新品种,产量高,纤维品质优于对照福红952,田间调查抗病性与对照福红952相当,室内接种鉴定中抗炭疽病。适宜福建省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止倒伏。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福航优2号”以其高产、优质的纤维和良好的抗病性,为福建省的红麻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