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豆3号:淮北夏大豆的高产之选
灌豆3号,一个源自江苏省灌云县大豆原种场的农业奇迹,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成为淮北地区夏大豆种植的不二之选。这个品种原名“GY21”,是翠扇豆与泗豆11号杂交的结晶,2008年诞生,属于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它不仅适应江苏省淮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而且在产量上也有着令人瞩目的表现。
在2010至2011年的江苏省区试中,灌豆3号两年平均亩产高达180.3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徐豆13增产5.2%,这一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08.6公斤,增产6.8%,再次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灌豆3号的植株特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幼茎基部呈紫色,植株直立,具有亚有限结荚习性,抗倒性良好。叶片呈卵圆形,叶色深绿,紫花点缀其间,茸毛灰色,为田间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籽粒圆形,种皮黄色且微有光泽,种脐淡褐色,商品性极佳。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保证了收获的便捷和籽粒的完整性。
在生长周期上,灌豆3号的生育期为106天,略长于对照品种。株高65.8厘米,结荚高度13.3厘米,主茎14.9节,有效分枝3.9个,单株结荚47.3个,每荚2.0粒,百粒重21.5克。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结果显示,其粗蛋白质含量为42.9%,粗脂肪含量为20.8%,这一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使其成为食品和饲料工业的理想原料。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接种鉴定显示,灌豆3号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SC7株系,这一抗病性能为种植者减少了病害的担忧。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轮作:选择前两茬未种过豆类作物的田块种植。
2. 播种:6月中下旬播种,播前晒种1-2天,亩用种6公斤左右。
3. 种植密度:一般每亩1.0万株左右,低肥力田块1.25万株左右,行距40-50厘米,株距14厘米左右。
4. 肥水管理:基肥亩用纯氮3.0公斤、五氧化二磷3.0公斤、氧化钾3.0公斤左右,花期根据苗情亩追施纯氮3公斤左右,鼓粒后期叶片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注意抗旱排涝,花荚期保持土壤湿润。
5. 病虫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出苗及封行前两次防治杂草。中后期注意防治夜蛾、造桥虫及大豆食心虫等。采收前15天内禁止用药治虫。
6. 采收:当籽粒充实饱满,适时采摘青荚。
灌豆3号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了淮北地区夏大豆种植的理想选择。选择灌豆3号,就是选择了丰收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