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新宠——桂广薯3号,丰收与营养的双重保障
在广西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桂广薯3号的马铃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农民和消费者的目光。这一品种由广西大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培育,是粉吹雪与农林1号的杂交结晶,以其鲜薯食用型的特性,在广西秋冬种植条件下,90至100天即可收获,且极少开花,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快速回报的选择。
桂广薯3号的株型直立,分枝适中,株高约45厘米,茎叶均为绿色,叶缘平展,显示出其良好的生长态势。根系发达,根多且粗,分布深,使得植株生长势强,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在5到7个之间,块茎大小中等且整齐,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这些都是其外观上的特点。
在营养价值方面,桂广薯3号同样表现出色,其维生素C含量高达12.0毫克/100克鲜薯,粗蛋白质含量为2.14%,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的饮食选择。
产量表现上,桂广薯3号同样不负众望。2009年在南宁的品比试验中,鲜薯亩产达到2189.7公斤,比对照品种东农303增产4.8%。2012年在南宁市邕宁区的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鲜薯亩产分别达到1472.3公斤和1366.8公斤,比对照品种东农303分别增产16.8%和9.8%。在邕宁区、桂平市、福绵区、宾阳县的试种中,平均鲜薯亩产1758.4公斤,比对照品种东农303增产25.4%,显示出其出色的产量潜力。
栽培桂广薯3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前作不宜种植茄科及胡萝卜等作物,以保证土壤的适宜性;其次,选择排灌水良好、质地疏松、肥力中上的地块,单行或双行起畦种植;使用125-150公斤的种薯,并进行消毒催芽处理;冬种适宜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栽培密度为每亩4000-5500株;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复合肥和尿素;在现蕾后期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适时施用硫酸钾和尿素;结薯期管理要注重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钾;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防治病虫害;茎叶逐渐枯黄时即可采收。
经过严格审核,桂广薯3号符合广西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广西马铃薯产区秋冬种植。这一新品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