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豆”的丰收秘诀:早熟、抗病、高产量的豌豆新品种

2025-05-04 05:16:37 发布

在甘肃河西灌区,一种名为“中华豆”的豌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豌豆由嘉峪关百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精心培育,登记编号为GPD豌豆(2018)620018,以其早熟、抗病和高产的特性脱颖而出。

“中华豆”是一种鲜籽粒型豌豆,从播种到收获青荚仅需70天左右,属于早熟品种。它的根系发达,主根可达20至25厘米,侧根众多,植株高达100厘米,叶片和茎均为绿色,软荚内含有5至8颗球形的绿色籽粒,单荚重约7.5克。干籽粒呈现出浅绿色,表面带有褶皱。在产量方面,“中华豆”鲜荚亩产可达790.85公斤,鲜籽粒亩产约382.6公斤,干籽粒含粗蛋白28.62%,粗淀粉13.05%;鲜籽粒含粗蛋白25.15%,粗淀粉11.24%。

除了高产,中华豆还具有中抗白粉病和抗锈病的特性,苗期抗冻能力较强,但需注意其耐盐碱能力较弱。在低盐浓度下,苗期生长旺盛,而在高盐浓度下,可能会抑制芽期生长。在两个生长周期中,中华豆的亩产分别比对照中豌6号增产4.9%和5.8%。

栽培“中华豆”时,应选择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且排灌方便的肥沃土地。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同时施肥以磷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尿素和氯化钾。每亩保苗约5.9万株,行距控制在32至36厘米之间。在幼苗期至开花期,需注意防治潜叶蝇,并及时处理病虫草害。

“中华豆”适宜在甘肃河西灌区、中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及周边高寒阴冷地区春季播种。作为一种鲜籽粒型豌豆,它一般在开花后20至23天及时采收,以保证最佳口感。

综上所述,“中华豆”以其早熟、高产、抗病和适宜的栽培技术,成为了豌豆种植者的理想选择,为甘肃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