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山坡变绿地 村民“芋”丰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菜里冲村种植的毛芋质地糯、香味纯,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深受市场欢迎,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价格比去年稍低一些,按这段时间价格每公斤在6至8元,我家种的20亩毛芋,预计收入在20万元以上。”算着这笔“丰收账”,村民杜洪飞喜上眉梢。
今年35岁的杜洪飞是菜里冲人,初中毕业后跟随父母在家种地。“早些年这片山坡地只能种些苞谷,或是早早空闲,这样大规模地种植毛芋才是近几年的事。”摆弄着刚采挖的毛芋,杜洪飞笑着说道。
菜里冲村共有75户村民,800多亩耕地一半以上是山坡地,早些年,由于村里的基础设施薄弱,遇干旱年份时村民们只能看天吃饭,很多地块秋收结束后便早早进入冬闲,耕地的利用率不高。
近几年,围绕“主业稳收、辅业助收、多元增收”这条主线,建水县烟草部门在上级支持下,投入资金在菜里冲村实施土地整理作业,通过修建蓄水池、沟渠,水窖等,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构建了一套功能完备的农田灌溉系统。生产用水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为村民们走稳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菜里冲村有种植毛芋的传统,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后,这一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稳固。
去年,杜洪飞种植的10多亩毛芋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他今年扩种到了20多亩,家庭耕地面积少的问题不再让他犯愁。
菜里冲村的毛芋种植产业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不仅菜里冲村,附近数个村子到毛芋种植地打工的村民也不少。
“把毛芋按大小分拣出来,老少都能做,出点力就行,报酬按分拣的重量计算,平均下来,每人每天不低于100元。”来打工的村民徐代美说。
去年,杜洪飞家种植烤烟加上毛芋,一年收入能有40多万元,这还不算他零散种植的一些葡萄、红薯。
这两年,菜里冲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买小汽车的人家不在少数,“放到以前,这些想都不敢想。”杜洪飞说。
据悉,2024年,整个南庄镇共种植毛芋2200亩,预计产值可达3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