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城:家门口挣起双份钱
祁淑领等村民在家门口打工的地方,实际上是自己家流转给合作社的农田。为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村里的老党员马福章领办起了阜城县汇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委会将全村耕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地每年流转费1000元,实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起了千亩水果玉米种植基地。
西马村是个传统农业村,过去各家面积不大的责任田全年每亩纯收入不过几百元。为了增加收入,村民空闲时还得到离家几十里的大棚种植专业村打工。成立合作社后,村民个人不用投入、不需出工,年初就能拿到土地流转费。
自从西马村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1000亩地的水果玉米种植管理带来的用工需求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路。播种、铺膜、定苗、除草、施肥、浇地,全要雇用村民。于是,大家原地不动,又干起了在自家地里打工的差事。
“原来忙活一年,还不少受累,一亩地也就收入800多元,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亩地就有1000元收入,没事时在合作社里务工,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将近1万元。”祁淑领说。
“现在合作社农活儿即使不算多,一天也需要30多个工人,到忙的时候,一天需要上百个工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周边村也有来打工的,待遇和我们村里人一样。”马福章说。
今年60岁的村民寇焕文,从水果玉米播种开始就在合作社打工,目前已经挣了2000多元。“原来是往几十里外的大棚种植专业村里打工,跑远路、钻大棚,又热又累,现在不出村,干的活儿还是原来咱种庄稼的活儿,工资挣得又多,家里事儿啥也不耽误。”前后对比说感受,寇焕文很满意。
为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西马村还建成大型专用冷库,储存暂时不能外销的水果玉米。“为实现种植、销售、储存、加工一体化,我们村正在规划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的水果玉米加工厂,到时村民除了在农忙时打工,其他时间还能在加工厂里再打一份零工。”西马村党支部书记马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