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北港岛:小渔村的赶海热
这两年,到北港岛赶海,已成为越来越多海口市民休闲游玩的首选。一桥横跨天堑,孤岛变通途。海文跨海大桥的修通,结束了北港岛村民几千年坐船出行的历史,让这座曾经鲜有人问津的小岛走进大众视野,驶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北港村是海口市唯一的岛屿行政村,也称北港岛。岛内有连片的红树林和宽阔的港湾滩涂水域,具有独特的海岛风貌、滨海湿地生态资源和传统渔村文化底蕴。
过去的北港村有“三怕”:怕台风、怕脏乱差、怕发展不起来。2021年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通车后,北港村乘势“蝶变”,全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村民先后迎来了三件喜事:交通便利了,村庄变美了,有了支柱产业。北港村逐步从传统渔业捕捞,向渔旅融合转型。
2023年北港村入选“海南百个特色旅游村”,2024年获评海南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列入环岛旅游公路10个和美乡村旅游点之一。2023年,北港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约2.5万元,较2020年增长32%,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游客在北港岛赶海。
“和美乡村,有颜值更要有内涵。”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凌云介绍,为了让北港村的特色优势更突出,村委会明确了“北海赶海”主题定位,并提取当地鲸鱼、贝壳和渔民特色元素打造形象IP,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打造一个好去处,做活一道好风景,增添一批新设施,探索一条致富路”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赶海好去处、风情北港岛”文旅品牌,不断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北港村结合海底村落、红树林景观等特色,持续推进村庄旅游化改造,打造了村史馆、观鸟驿站。村里还成立了赶海阿姨、渔民阿叔等服务队伍,培训其成为生态导游,在解决当地渔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升村民对生态资源保护的意愿和能力。
2023年开始,北港村先后策划举办自然观察游园会、鸟类调查、环岛徒步、划船竞赛、乡村排球赛等一系列户外休闲游憩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游玩打卡,让“北港赶海”成为周边游热门词条。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2024年热度依旧不减,春节期间上岛游客超过1万人。
凌云称,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北港村着力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借助乡村振兴各类资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村集体创业服务中心等经营性固定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采取“招拍挂”模式,引入优质企业运营游客服务中心,引导企业整合全岛资源,布局多种业态开发,带动村民创业和提供就业岗位,形成了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乡村振兴“北港模式”。目前,游客服务中心租金收益70余万元/年,接下来将把收入重点用于辖区基础设施改造、民生服务保障等领域。
俯瞰新建成的北港岛游客服务中心。
随着人气的持续旺盛,北港村有近百名村民通过开设民宿、海鲜排档、特色摊档、务工就业等方式享受到了旅游“红利”,将人气“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不用出海打鱼也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旅游旺季村里的民宿入住率达90%以上,农户小摊经济收入最高接近3000元/天。
凌云告诉记者,下一步,北港村将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继续放大生态价值,拓宽休闲渔业发展路子,完善“村集体+国企+社会资本”互利共赢运营模式,培育新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将北港岛的招牌向各地纵深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