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小麦的“产业链之旅”
小满一过,就将迎来一年中农事最忙的季节。
一大早,鸡鸣刚过,记者就跟着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种粮大户宁永强来到了麦田里,查看小麦长势。一眼望去,已是风吹麦浪遍地香,成熟的麦穗颗粒饱满,丰收在望的景象让宁永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每一根麦苗都来之不易。”
“过几天小麦就要开镰了,各项准备工作可要下足功夫,收割的时候才会心理不慌!”2014年,宁永强成立了合作社,自去年流转耕地1900多亩以来,实现年产粮食475余万斤,净利润100余万元,带动群众450户,“我们合作社把村里分散经营的一些土地集中起来,统一播种,统一施肥打药,统一收割销售,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小麦品质的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升大家的收入。”
记者与种粮大户宁永强(左)在搅拌农药。
在麦田里转了半个多小时后,宁永强来不及回家,就在地头简单吃了些早饭,因为今天是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进行田间指导的日子。
按时前来的两位农技人员温春爽和师立娟一到田间,就和宁永强熟络地攀谈起这1900多亩地的麦收工作,“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查看病虫害发生和小麦灌浆情况,检查土壤墒情和进行田间测产工作,预测今年小麦产量。”
只见温春爽拿了一把测墒的铲子,蹲下身熟练地挖起一抔土,用手触摸土壤湿度后,转身告诉宁永强:“现在土壤湿度正合适,到小麦收获前不用浇水了!”
记者与种粮大户宁永强(左)在地里查看小麦长势。
紧接着,又见温春爽和师立娟拿着木质平方尺认真测算亩穗数和穗粒数。“预测一亩地产量1300斤!”经过五次随机取样后,师立娟高兴地喊出了最终的测算结果。这一数据无疑给宁永强打了一针强心剂。
“‘三夏’生产就要来了,南和区组织技术人员送技到田间,指导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做好麦田后期管理和秋季作物耕种。”温春爽说。
接下来,宁永强开始配药、装药、安装电池,用手机连接无人机信号。不一会儿功夫,一台满装40公斤农药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宁永强只需调好参数,喷药就能自动进行。
这已经是宁永强用的第三代植保无人机。他啧啧赞叹:“一代比一代强!几年前的无人机还需手动控制,现在的机器完全自主飞行,自动避障,不仅喷雾均匀、节省农药,而且效率更高,一天的喷药面积够人工干20多天。”
从“会种地”变身“慧种地”,近年来,邢台市大力建设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创建,助力小麦丰产丰收。
小麦有了好收成,接下来就要看是不是好卖、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这是金沙河面粉厂每日公布的小麦收购价格,这几天小麦收购价格从1.23元涨到1.28元,预计过两天价格会更好。”宁永强翻看手机微信群的消息说,从田间收割完的小麦直接被拉到金沙河面业集团在沙河市、南和区等地的车间,有的还会被拉到稍远的隆尧县今麦郎食品集团的车间内,分批分样生产出优质面粉、挂面、方便面等食品。
“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加工企业是粮食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上连农户,下连市场。
小麦深加工链能拉多长?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通过宁永强的手机,与位于沙河市的金沙河面业集团接待部主管程云开启了视频通话。“小麦可利用的部分越来越多,除了可以加工成面粉、挂面、面包等商品外,还能做成谷朊粉、小麦膳食纤维、糖醇、酒精等副产品。”程云带我们“云参观”了金沙河面业集团的展厅,各种品类的挂面、面粉等产品琳琅满目。
数据显示,目前邢台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0家,建成了方便面、挂面、维生素B12等多个生产基地,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形成了比较优势。邢台市围绕高端绿色食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食品加工产业隆起带,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邢台市由粮食生产大市向食品加工大市转变。
今年的邢台小麦预计6月初开始从南向北、自西往东大面积开镰收获,全市待收获小麦面积达530余万亩。
傍晚时分,忙碌一天的宁永强走在回家的路上,表示对于即将到来的麦收,他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粮食丰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