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工厂化鳜鱼养殖实现封闭式循环水模式
新技术:工厂化鳜鱼养殖实现封闭式循环水模式
林静毅
家人们,谁懂啊!还在为传统鳜鱼养殖的各种烦恼头秃吗?环境污染、效益不高、鱼儿还容易生病,真是操碎了心!😭 不过别急,今天给各位养殖老板们带来一个颠覆性的好消息——工厂化鳜鱼养殖实现封闭式循环水模式啦!🎉 这可是南安市2021年引进的新技术,据说经济效益杠杠滴!想知道怎么做到的吗?赶紧搬好小板凳,一起揭秘这个养鱼“黑科技”!
一、养殖条件与方法
1.养殖车间条件
想象一下,给鱼儿们建一个五星级的家!🏠 这个养殖车间可不一般,恒温膜钢结构大棚是标配,再配上遮阳网、卷帘、排风扇、喷淋系统和智能恒温控制,水温全年保持在鱼儿最爱的25~28℃,简直是神仙日子!车间里有10个大大的圆形PP塑料池,每个池子水体约40立方米,池底还是漏斗形的,方便收集鱼便便和没吃完的饭饭,干净又卫生!✨
说到水质,那更是科技感满满!循环水系统是核心,机械过滤、蛋白质分离、臭氧反应、生化过滤、紫外杀菌一条龙服务。鱼儿排出的水先经过微滤机过滤掉大颗粒,再进蛋分塔分解小颗粒,纳米气泡把水里的蛋白质带走,然后生物滤池里的硝化细菌把氨氮、亚硝酸盐这些有害物质变成无害的硝酸盐,最后经过紫外线和臭氧杀菌消毒,干干净净的水又回到鱼池啦!真正做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环保又高效。
氧气也不能少!车间里配备了2台罗茨风机,通过纳米气管给每个养殖池和生化池供氧,保证水里溶解氧杠杠的,鱼儿才能活蹦乱跳!🐟
还有智能监控报警系统,水温、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这些指标一旦超标,立马报警通知,简直不要太省心!😎
排出去的尾水也大有用处!收集到集污池发酵一下,再流到净水池。净水池里种上水生植物,还养了鲢鱼、鳙鱼这些“水质净化员”,最后一池不养鱼,表层水曝气后抽到紫外杀菌塔杀菌,臭氧消毒后又能回到车间循环利用!固体残渣还能当有机肥,一点都不浪费!🌱
2.苗种的放养
(1)放苗前准备。养鱼先养水,放苗前20天就要开始准备啦!先用PV碘和石灰给水体消毒,然后在生化滤池培养硝化细菌。鳜鱼宝宝喜欢暗一点的环境,所以还要补充光合细菌、乳酸菌这些,把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太清澈了它们可不喜欢哦!如果透明度还是太高,加点腐植酸钠调整一下,这样鱼苗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
(2)苗种引进。2021年11月从广州引进了5万尾已经驯化好的杂交鳜鱼苗,规格大概是80条一斤(8到10厘米长),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110到120条。鱼苗到家前,要先把运输水温和池塘水温调到差不多,再用聚维酮碘给鱼苗泡个澡消毒,然后才能放进池塘。放进去后赶紧用点维生素C抗应激。当天别喂食,第二天稍微喂一点,再用聚维酮碘杀菌消毒。第三天看鱼苗吃食情况正常投喂,4小时后再用碘制剂或高锰酸钾消毒一次,12小时后撒点维生素C解毒,再补充点有益菌。一套流程下来,妥妥的!👍
3.养殖管理
(1)饲料选择与投喂。选用广东专门的鳜鱼膨化饲料,每天喂两次,早上6-7点一次,下午4-5点一次。投喂量是鱼苗总重量的3%到5%,半小时内吃完最好,吃不完的赶紧捞出来,不然影响水质。还要根据水温、天气和鱼苗吃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哦!😋
(2)水质管理。每天都要观察水色和透明度,结合水质监测系统的数据和鱼苗的活动状态,及时检测判断。根据水体变化规律,适时培养有益菌和藻类,改善水质。
(3)分级饲养。鱼苗长得有快有慢,养殖2个月后一般要分筛3次,把大小差不多的鱼分开养,具体规格和密度可以参考相关的表格数据。分筛前一天停止喂食,撒点维生素C减轻应激反应。分筛时动作要轻快,别伤到鱼宝宝。分筛后马上消毒,过8小时以上再用点维生素C缓解应激,一天后就能正常喂食啦!🪜
(4)疾病防治。预防大于治疗!每周定期用桉树精油泼洒两次预防疾病。万一水里出现斜管虫、车轮虫这些寄生虫,可以用甲苯咪唑、硫酸锌这些药来治疗。平时在饲料里拌点三黄、五黄或者板蓝根这些中药和多维,增强鱼儿体质和抗病能力,一周一到两次就好。💪
二、养殖效益分析
1.投入。车间和设备花了200万,按5年折旧,每年40万。再加上鱼苗、饲料、人工、水电、药品、租金这些,总共投入123.75万元。
2.产出。辛辛苦苦养了8个多月,到2022年7月,收获了22.5吨商品鱼,平均每条都有一斤重,成活率高达90%左右!卖了202.5万元!💰
3.效益。算下来,400立方米的水体,净利润78.75万元!每立方米水产出商品鱼56.24公斤,净利润1968.75元!这效益,简直不要太香!想了解更多农业资讯和交易信息,可以去一亩田平台看看哦。📈
三、小结与讨论
1. 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鳜鱼养殖模式,高效环保不是吹的!这种模式基于RAS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节能、环保、节水、节电、高效,还容易管理。 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处理和再利用养殖水,实现了高密度、高效益养殖。 土地和水资源都得到了高效利用,尾水处理系统真正做到了“零排放”,完全符合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是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 生物膜培养是关键!虽然这套系统很智能,但实际操作中,因为养殖品种、水温、气候这些差异,效果也会有不同。比如这次试验,生物膜培养时间短了点,导致水里氨氮、亚硝酸盐超标,鱼儿长得慢还容易生病。所以啊,后面养殖一定要延长生物膜培养时间,稳定好pH值、水温这些环境因素,等生物膜培养成功了再放鱼苗,才能养出好鱼!
3. 饲料鳜鱼苗种驯化成功率,关系到整个鳜鱼产业的发展!现在很多饲料鳜鱼苗种驯化还在外塘进行,病毒、微生物这些不好控制,导致成活率低、带病毒率高、驯化率也低。 所以,利用环境更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池塘来驯化饲料鳜鱼苗,可能会成为生产优质鱼苗的重要途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