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豌豆黄、驴打滚与艾窝窝?
豌豆黄、驴打滚和艾窝窝,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传统小吃,统称“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它们不仅口感丰富、制作讲究,更是承载了北京饮食文化的精髓。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这三款经典小吃的正宗制作方法,包括食材处理、调味比例、关键技巧,以及食用方式,手把手教你在家复刻地道美味。
二、豌豆黄:细腻清甜的宫廷点心
1. 所需材料:
- 去皮干豌豆 250g
- 白砂糖 80g
- 清水 500ml
- 盐 1g(可选,提味)
2. 制作步骤:
- 泡豆去腥:将干豌豆提前用清水浸泡6小时以上,夏天缩短至4小时,期间换水1-2次,以减少豆腥味。
- 蒸煮软化:将泡好的豌豆放入蒸锅中蒸熟,约30-40分钟,至豆子软烂无硬芯。
- 打泥调味:将蒸熟的豌豆加入少量清水,用搅拌机打成细腻豆泥。加入白砂糖、盐搅拌均匀。
- 压模定型:在模具底部铺上油纸,将豆泥倒入模具中,用刮刀抹平表面,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以上定型。
- 切块装盘:取出后脱模切块,即可食用。
3. 关键技巧:
- 豌豆必须去皮,否则口感粗糙。
- 蒸煮前务必泡发充分,避免豆腥味过重。
- 糖量可根据口味调整,但不宜过少,以免失去清甜风味。
- 冷藏定型后口感更佳,豆泥不易碎。

三、驴打滚:外糯内香的京味点心
1. 所需材料:
- 糯米粉 200g
- 清水 180ml
- 黄豆粉 50g(炒熟)
- 红豆沙 150g
- 白糖 30g
2. 制作步骤:
- 和面蒸熟:糯米粉加入清水和白糖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后上锅蒸熟,约20分钟,至糯米面团透明且有弹性。
- 铺面擀平:将蒸好的糯米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薄片,约30cm长、20cm宽。
- 包入豆沙:将红豆沙均匀涂抹在糯米皮上,从一端卷起,卷成圆柱状。
- 裹黄豆粉:将卷好的糯米卷在炒熟的黄豆粉中滚动,使其均匀裹上一层黄豆粉。
- 切段装盘:切成小段,即可食用。
3. 关键技巧:
- 糯米粉加水后要充分静置,使其吸水均匀。
- 蒸的时间不宜过短,否则糯米皮会夹生。
- 黄豆粉一定要炒熟,否则会有生豆味。
- 卷豆沙时要轻柔,避免断裂。
四、艾窝窝:软糯香甜的宫廷小食
1. 所需材料:
- 糯米粉 200g
- 粳米粉 50g
- 清水 200ml
- 白糖 30g
- 熟核桃仁碎 30g
- 葡萄干 20g
- 熟芝麻 10g
- 椰蓉 10g
2. 制作步骤:
- 调粉蒸熟:将糯米粉与粳米粉混合,加入清水和白糖搅拌均匀,上锅蒸30分钟至熟透。
- 揉团冷却:取出后趁热揉成光滑面团,放凉备用。
- 包馅成形:取适量面团压成圆饼,放入核桃仁、葡萄干、芝麻、椰蓉混合馅料,收口搓圆。
- 裹椰蓉定型:将做好的艾窝窝外层裹上一层椰蓉,即可食用。
3. 关键技巧:
- 糯米粉中加入少量粳米粉可提升口感,防止过黏。
- 馅料可根据喜好替换,如加入瓜子仁、山楂丁等。
- 搓圆时动作要轻,避免馅料外漏。
- 裹椰蓉前确保表面干燥,否则不易粘附。

五、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的吃法推荐
1. 搭配方式:
- 可将三款点心一同摆盘,作为下午茶或节日茶点。
- 搭配清茶(如茉莉花茶)或热牛奶,解腻又养胃。
2. 食用时间:
- 早餐或下午茶时段最为适宜,既补充能量又不油腻。
3. 保存方式:
- 豌豆黄、驴打滚建议冷藏保存,2天内食用完。
- 艾窝窝可冷藏或冷冻,冷冻保存可延长至一周,食用前回温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