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悦稻种:京津唐地区的丰收希望

2024-08-01 02:27:44 发布

在京、津、唐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种名为“明悦”的稻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信赖之选。明悦稻种,原名“津原47”,由天津市原种场精心培育而成,其品种来源是“月之光/中作321//辽盐4号”的杂交结晶。

明悦稻种以其粳型常规稻的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展现出了全生育期176.9天的生长周期,比中作93品种稍晚成熟。它拥有97.2厘米的株高,每穗平均112.5粒的总粒数,以及高达84.5%的结实率,确保了其高产潜力。此外,明悦稻种的千粒重达到26.8克,稻瘟病抗性为3级,显示出良好的抗病能力。

米质方面,明悦稻种同样表现出色。整精米率69.1%,垩白米率22%,垩白度2.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这些指标均表明其米质优良,适合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在产量表现上,明悦稻种在2002年和2003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599.2公斤和584.6公斤,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作93。两年平均产量达到591.9公斤,增产幅度达到9.4%。2003年的生产试验中,明悦稻种的平均亩产为568.9公斤,增产5.4%,进一步证明了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明悦稻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培育壮秧、合理移栽、科学肥水管理和及时防治病虫害。具体来说,秧龄控制在45天左右,栽插规格为27×18厘米或30×15厘米,每亩1.3-1.5万穴,每穴插3-4苗。施肥方面,一般亩施纯氮16公斤左右,底肥施五氧化二磷6公斤,并配合施用钾肥。水浆管理要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齐穗后10天干干湿湿,收获前7天停水。同时,要注意防治稻曲病,确保稻种健康成长。

经过严格的审核,明悦稻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其熟期偏迟,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是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的理想选择。明悦稻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更为京津唐地区的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