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天22号:半山地带的小麦新希望
在天水市及其周边的半山区,一种新型小麦品种——兰天22号,正以其出色的抗寒抗旱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和天水农校携手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亲本组合德国2号和兰天11号的优良基因,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表现。
兰天22号的幼苗半匍匐,株高适中,大约110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绿色且半下披,为植株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其长方形的麦穗,白壳顶芒,不仅美观,而且结实率高,穗粒数在33至37粒之间,千粒重达到44克以上,显示出其高产的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兰天22号的籽粒不仅色泽鲜艳,而且质地半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15.68%,赖氨酸0.53%,粗淀粉70.93%,这些成分对于提高面粉的质量和食品的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在抗病害方面,兰天22号同样表现出色,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其抗锈性鉴定显示,成株期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和混合菌全部免疫,这大大降低了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产量表现上,兰天22号在2004至2006年的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366.45公斤,比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5.25%。在生产示范中,亩产更是在280至410公斤之间,增产幅度达到10.7%至19.3%。
栽培上,兰天22号需要的播种量为每亩14至16公斤,以确保28至32万基本苗。施肥以基肥为主,氮磷配合施用,并在拔节期间根据苗情适时追施化肥,以不超过每亩5公斤尿素为宜。由于植株较高,后期还需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种植的区域主要是天水市及陇南市礼县、西和的半山区,特别是土壤肥力中等及较瘠薄的地块,兰天22号都能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种宜在锈菌越夏区推广,而在锈菌越冬区则不宜种植。
兰天22号,以其出色的抗性和高产特性,正成为半山地带小麦种植的新选择,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