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春17号:东北春麦区的高产强筋新选择

2024-07-29 03:16:37 发布

在东北春麦区,农民朋友们迎来了一位新伙伴——辽春17号。这款小麦品种以其早熟特性、强筋品质和高产潜力,迅速成为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新宠。

辽春17号,一个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20”正式亮相。它的诞生,源于铁春1号与多个优良基因的巧妙结合,经过精心选育,终于在2003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

这款春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仅需83天左右,幼苗直立,叶片浓绿,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株叶片数8片,株高约85厘米,株型紧凑,剑叶宽而披散,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纺锤形的麦穗,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千粒重约37克,每一粒都蕴含着丰收的希望。

辽春17号不仅在形态上表现出色,更以其抗倒伏能力和良好的抗旱性,适应了东北地区多变的气候条件。在抗病性方面,它对秆锈病和叶锈病表现出中抗性,虽然对白粉病的抗性稍弱,但整体抗病能力仍然值得信赖。

在品质检测中,辽春17号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指标均表现优异,特别是面团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阻力的高数值,证明了其作为强筋小麦的卓越品质。

产量表现上,辽春17号同样不负众望。2003年和2004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8.9%和13.7%,2004年的生产试验更是达到了16.7%的显著增产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辽春17号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也不容忽视。适时播种,每亩基本苗控制在40万至45万苗之间。播种前拌种粉锈宁,可以有效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同时,及时的杂草防除和病虫害防治,是保障丰收的关键。腊熟末期的及时收获,更是避免损失的重要环节。

经过专家的严格审定,辽春17号被推荐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省南部和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旱肥地种植,同时也适宜在天津市作为春麦种植。

辽春17号,以其早熟、高产、强筋的特性,为东北春麦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选择辽春17号,就是选择了丰收与品质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