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育1123:黄淮麦区的高产新选择
在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的选择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新审定的小麦品种——中育1123。它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而且在抗病性和适应性上也展现出了它的独特优势。
品种背景与特性
中育1123,由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培育,于2016年获得国家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6019。这个品种以其弱春性特性,全生育期约217天,稍晚于对照品种偃展4110。它在冬季展现出中等的抗寒性,春季则能快速起身拔节,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
生长表现
中育1123的幼苗半匍匐,叶片宽卷,叶色浓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分蘖力和成穗率都处于中等水平,但穗层厚,穗形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这些都是高产的有力保证。亩穗数可达39.3万穗,穗粒数31.5粒,千粒重47.1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它在产量上的潜力。
抗病性与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中育1123对条锈病表现出近免疫的特性,但对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则较为敏感,这需要农民在种植时注意防治。而从品质检测来看,中育1123的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指标均表现优异,适合加工成各种面食产品。
产量表现
在连续三年的试验中,中育1123的平均亩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偃展4110,最高增产幅度达到了8.1%。这不仅证明了它的高产潜力,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栽培要点
中育1123适宜在10月中下旬播种,每亩基本苗数建议在16万至24万之间。同时,为了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蚜虫和上述的病害。
审定意见
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中育1123被认为符合国家小麦品种的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它被推荐在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中水肥地块进行中晚茬种植。
中育1123,一个在黄淮冬麦区展现出显著优势的小麦新品种,正等待着农民朋友们的尝试和认可。它不仅能够带来更高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是黄淮麦区农民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