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秘诀:野香优676,抗稻瘟病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在福建省的稻田里,一种名为野香优676的水稻品种正悄然成为农民们的新宠。由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和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农业科技的新亮点。
野香优676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40天,比传统的II优明86品种稍晚成熟,但它的群体整齐,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3.2万,株高137.9厘米,穗长26.0厘米,每穗总粒数高达225.6粒,而其86.22%的高结实率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此外,千粒重26.7克,保证了每粒稻谷的重量。
在稻瘟病抗性方面,野香优676的综合评价为“抗”,这意味着它能够有效抵抗这一常见的水稻病害。米质检测结果显示,它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达到高标准,粒长7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仅为6%,垩白度0.8%,透明度1级,碱消值5.4级,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蛋白质含量8.2%,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优质食用稻品种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野香优676在2014年的省中稻区试中,平均亩产612.8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0.3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535.46公斤,增产7.43%;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4.0公斤,比对照增产19.55%。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秧龄30天左右,插植密度20厘米×23厘米,丛插2粒谷。肥料管理上,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7:0.9,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在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的方法,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野香优676的审定意见是:该品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产量高,稻瘟病抗性强,米质达到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适宜福建省作中稻种植,栽培上中后期应控氮防倒伏。
野香优676,不仅是农民丰收的希望,更是农业科技的结晶,它的到来,为福建省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