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芝11号:芝麻界的新宠,河南农业的骄傲
在河南的广袤田野中,一种名为“豫芝11号”的芝麻品种正在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由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不仅拥有国审油2002022的品种审定编号,更是在芝麻界中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脱颖而出。
“豫芝11号”的诞生源于对传统品种“豫芝4号”的改良,通过钴60辐射技术,培育出了这一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新型芝麻。它不仅在河南省内得到了认可,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也对其表示了肯定。
这个品种的生育期较短,春播仅需86-90天,夏播更是缩短至80-85天,属于中早熟品种。它的植株高大,茎杆粗壮,株型紧凑,非常适合密植。叶片浓绿,中下部叶片呈长椭圆形,上部叶片则像柳叶一样优雅。花期长达35-40天,花朵三花四棱,蒴果长度约3厘米,且不易裂开,保证了种子的完整性。
在抗病性方面,“豫芝11号”更是表现出色,对枯萎病、茎点枯病和叶斑病具有高抗性。它的种子形状为卵圆形,颜色纯白,口味纯正,千粒重在2.7-3.0克之间,含油量高达56.66%,品质上乘。
产量表现上,“豫芝11号”同样令人瞩目。在河南省的区试中,1995年平均亩产达到了49.93公斤,较对照增产5.29%;1996年和1997年的产量也分别较对照有所增加。在安徽和湖北的引种示范中,平均增产更是达到了12.93%和16.48%。
为了确保“豫芝1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也十分重要。首先,要适期早播,春播应在5月中下旬,夏播则在5月25日至6月5日之间。播种密度也需根据播期调整,春播每亩定苗1.0-1.2万株,夏播则为1.2-1.5万株。施肥方面,应采用平衡配方,氮、五氧化二磷比为1:0.5-0.7,施肥量每亩35-75公斤,并适当配施钾肥。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在适宜时期进行打顶和收获。
全国品审会的审定意见明确指出,“豫芝11号”符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这一品种特别适宜在河南、安徽等省种植,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