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应对养猪业的隐形杀手——蓝耳病?
2024-10-21 10:00:05 发布
蓝耳病正成为养猪业的严峻挑战,其在猪群中的感染率极高,几乎无猪场能幸免。这种病毒不仅在母猪体内潜伏,还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新生仔猪长期带毒。它引起的高热和呼吸道疾病,是导致猪只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蓝耳病的特征是免疫抑制和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尤其在5至13周龄的猪群中最为常见,其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高死亡率。
目前,中国流行的蓝耳病病毒株主要是美洲型,但变异毒株的出现也给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缺乏特效药,但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我们仍可有效控制疫情。首先,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引种,是预防的关键。其次,严格的检疫制度和隔离观察,确保引进的猪只健康。疫苗接种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我国已研发出适应流行毒株的灭活疫苗,能显著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成活率。然而,疫苗并非万能,接种后仍需警惕发病可能。
一旦猪场出现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猪,严格分开饲养用具,防止病毒传播。面对蓝耳病这一养猪业的隐形杀手,我们需采取科学、系统的防控策略,以保障猪只健康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