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淮5号:广西农科院的早熟淮山薯,高产又营养

2024-10-10 13:15:06 发布

在广西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桂淮5号”的淮山薯正在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这个品种以其早熟特性和高产表现,赢得了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桂淮5号的生育期在150到180天之间,它拥有右旋的四棱形茎,直径在0.36到0.37厘米之间,茎翅明显且无刺,不带紫色。叶片宽大,主茎叶片长13到17厘米,宽10到11厘米,呈现出一种浅绿色,平滑且较薄,没有明显的光泽。

它的薯块是长圆柱形,长度在70到85厘米之间,单株薯重可以达到0.7到1.2公斤。薯皮光滑,颜色为淡白褐色,薯块断面呈白色或略带米黄色,粘度良好。营养成分丰富,锌和铁的含量分别为19.2 mg/kg和17.8mg/kg,铜元素的含量为6.45 mg/kg,淀粉含量高达74.9%,粗蛋白含量为12.5%,氨基酸总量为7.69%,总皂甙0.58%,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8.2%,粗脂肪含量为0.41%。

在产量上,桂淮5号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2002年在南宁的品比较试验中,平均产量达到了1775.8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增产19.21%;2003年复试,平均产量1703.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0.86%。在容县、鹿寨、北流的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677.4公斤/亩、1700.5公斤/亩和1685.7公斤/亩。

种植桂淮5号并不复杂,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即可。种植时,将无病虫的薯块切成5到8厘米的段,然后用草木灰蘸涂切口。种植方法和密度要求按行距1.3到1.5米,深开沟,后回土作高垄,畦高30到40厘米,宽60厘米,按株距20厘米左右打洞填沙,洞深80到100厘米。适宜播种季节桂南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桂中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

肥水管理上,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到1500公斤或复合肥40到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出苗后及时搭架引蔓,生长中期适当修剪侧枝和除草,苗高10到15厘米时淋施粪水一次;中期结合除草、培土追施复合肥7.5到10公斤/667平方米;薯块膨大盛期,注意淋施复合肥水2到3次。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

桂淮5号不仅高产,还具有很好的抗病虫能力,需要特别注意防治黑斑病、炭疽病、斜纹夜蛾等病虫的危害。

经过自治区品审会的审定,桂淮5号因其在生产上的优良表现和应用价值,被批准通过,适合在适宜的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