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绿色希望——通麦2号小麦品种

2024-08-18 05:09:46

在青海高原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通麦2号”的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了当地农民心中的绿色希望。这个品种,原代号96523,由大通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大通县种子站经过多年的精心选育,于1996年通过高原913和互麦12号小麦的杂交诞生。

通麦2号以其紧凑的株型和96.7厘米的平均株高,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它的芽鞘呈绿色,幼苗半匍匐,深绿色,无需茸毛的保护,便能在高原的寒冷气候中茁壮成长。叶耳的紫红色和淡绿色的叶片,构成了它独特的外观特征。每株分蘖数在1到2.7个之间,分蘖成穗率高达42.7%到46.1%,保证了植株的高产潜力。

它的穗形纺锤,顶芒红色,颖壳同样呈现红色,无茸毛,护颖椭圆形,颖嘴呈鸟嘴形,颖肩斜肩,颖脊明显,这些特征都为通麦2号的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籽粒卵形,白色且饱满,腹沟浅,冠毛少,春性中晚熟,生育期121天,全生育期147天,这些特性使得它在高原的特定气候条件下能够稳定生长。

在抗性方面,通麦2号同样表现出色。它高抗倒伏,落粒性中等,落黄好,中抗条锈,抗雪腐叶枯病,这些抗性为它的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品质和产量是衡量一个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通麦2号的千粒重达到41.28克,经济系数0.45,容重768.9克/升,籽粒半角质,粗蛋白含量13.12%,湿面筋质25.94%,淀粉含量高达65%。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可达260-400千克/亩,而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更是能达到400-480千克/亩。

栽培通麦2号,需要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播前施用足够的农家肥和化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播种期要把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时,条播,抢墒早播,播深4-5厘米,亩播种量17.5-20千克,保苗30-33万株,总茎数35-40万茎,成穗28-32万穗。

通麦2号适宜在海拔2400-2700米的中位山旱地种植,这使得它成为了高原地区农民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够适应高原的气候条件,还能带来稳定的产量和收益,为高原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